小弟一直有收聽、收看其他時事評論員(或KOL)的社會分析。
近來一個怪現象,便是一些已經離開香港的人,為了立論、出片或出文,將本來教人失望的香港,塑造成絕望的香港,通過煽情、極端的分析,將矛盾推向極端。
人應該有言論自由。然而,自從論政的自由消失之後,有些人便用言論自由塑造恐慌情緒。
近來有人將現時香港的情況類比中國文化大革命,沒錯,對互相舉報去到極致的時候,的確會有變成文革的可能;沒錯,當監控、改造去到極致的時候,的確社會有變成1984老大可社會的可能。
可是,時辰還未到,假如幅度由0去到10,文革是10,香港應該離10很遠。
作為有少許影響力的平台,我們的責任是去燃點僅有的希望,活在黑暗中,沒有希望,那麼與喪屍無異。綜觀歷史,不斷反覆循環,這個循環要維持多少時間,無人曉得,但抱持合理的盼望,應該是當務之急的事情。
近來的日治專題,會繼續寫,但希望快點連結到香港重光。重光前的香港,最黑暗,但又是黎明前夕的時刻;重光後的香港,百廢待興,如何收拾殘局,值得留意。
但願寫歷史成為燃點希望、帶來啟發的途徑之一,而非塑造恐懼,成為移民公司的打手之一。
共勉之。